从"茅宁时代"到腾讯时代,中国资本市场的"C位"大变迁

中国资本市场正在从“制造周期为王”向“科技至上”转变,腾讯控股成为基金头号重仓股,这是港股公司首次登顶。这场“新王登基”背后,既是港股估值洼地效应显现、AI技术突破重构科技产业逻辑,也是公募资金对“硬科技”叙事的重构。中国特色的“科技+制造”日趋强大,推动着中国智造资产从折价走向溢价。 腾讯机构持仓大增并非个例,包括阿里巴巴、中芯国际等互联网巨头也加入公募前二十大重仓股,且持股数量都有较大增幅。这些互联网巨头在有效回归高增长正轨,投资者对未来成长性更为关注。公募重仓股变迁史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资本注脚,当前港股科技股站上C位则宣告中国科技的全球竞争力进入下一个level。 资金在寻找科技潜力股的同时,不少优秀企业也在努力主动贴合流动性更开放的国际市场。今年以来半导体及高端制造产业日趋高涨的“A+H”上市潮就是集中体现。当北美在试图通过关税等争议性手段操纵“制造业回流”时,中国制造业正在全力放开金融怀抱。 腾讯登顶公募重仓榜首,既是市场对企业未来战略的认可,更是对中国经济动能实现质的转换的憧憬。投资者需警惕估值透支风险,对于腾讯这样的科技巨头,未来的真正考验在于能否在AI 3.0时代延续其“连接一切”的生态传奇。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转变以及腾讯控股成为基金头号重仓股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同时也提到了其他互联网巨头和半导体企业的崛起以及资金流向的趋势。

话题追踪

钢铁首富与宁德时代掰手腕

钛媒体APP | 2025-05-04 18:51

本信息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导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fey.com/news/47336/

(4)

导读信息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邮件:sooting200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