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中的“4+4”和学制复杂的医学教育

“4+4”医学生培养模式受到公众广泛关注,这一临床医学教育模式肇始于上世纪初的北美,是世界医学教育主流模式中的一种。该模式下,医学生在进入医学院前已经完成了4年的普通大学教育并获得学士学位,被医学院录取后再学习4年临床医学,最后授予医学博士学位。与传统临床医学八年制培养模式不同,“4+4”的定位是“基于多学科本科教育背景的研究生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医学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但“生源多学科背景”的设计,引发了公众对人文社科毕业生能否学医、是否具备临床能力等一系列讨论。 在美国医学教育中,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是成为执业医师的先决条件。MD毕业生需完成相关实习医师培训,才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的第三阶段考试,从而获得行医资格。经过约3年的住院医师培训后,可注册成为全科医生;再经过至少3年的相关专科医师培训(如内科儿科3年,皮肤科4年,普外科5年,神经外科7年),方可注册为专科医师。这种培养模式将医生的培养过程明确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医学院校培养阶段,以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为标志;二是毕业后的职业培训阶段。 “4+4”模式培养的是临床医生,如果医学生想在学术上更进一步,还需要在MD基础上增加PhD学习内容。这种模式被认为是引导多学科背景的学生进入医学领域的机制,但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如时间利用和临床锻炼的时间不充分,缺乏扎实的基础,导致在后续的职业发展过程感到迷茫等。 此外,“4+4”试点班学生认为科研受阻主要原因是时间太少。有专家建议进一步统一医学学制学位,单独设立医学专业博士学位。对医生培养的医学学位体系进一步简化、明晰和统一,有利于医学学位在全社会层面的评价和应用,也有助于解决现有体制中多阶段、多轨道重复培养的问题。 总之,“4+4”医学生培养模式是一种适应未来医学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话题追踪

4年变5年,本科学制要延长?

软科 | 2025-05-06 07:50

本信息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导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fey.com/news/47458/

(4)

导读信息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邮件:sooting200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