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脑膜淋巴系统发育大脑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脑膜淋巴系统发育的大脑调控机制,突破了传统脑膜淋巴发育的理论框架。他们发现了“神经-胶质-成纤维细胞-淋巴”动态调控轴,为神经-免疫系统互作研究领域提供了新认知。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脑膜淋巴系统在人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清除代谢废物、运输免疫细胞等方式维持大脑内稳态。然而,其发育调控机制仍待解答。研究团队利用斑马鱼在体长时间成像的优势,结合多种实验方法,发现上调大脑神经活动可显著增强位于软脑膜的脑膜淋巴内皮细胞(muLEC)的发育,抑制神经活动则导致muLEC发育受损。 他们还发现了一种特异性表达Vegfc的胶质细胞亚群slc6a11b+radial astrocyte(RAs)。这些细胞延伸出纤维直达脑膜表面,是脑内Vegfc的主要来源。这些细胞的缺失会导致muLEC无法正常发育,而上调其Vegfc信号则显著增强muLEC发育。同时,slc6a11b+ RAs的活动及其Vegfc的表达水平均受到神经活动的调节。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了一种跨组织间的协作机制,即slc6a11b+RAs分泌的Vegfc前体(pro-Vegfc)转化为成熟形式的Vegfc(mVegfc),需要位于脑膜的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胶原蛋白和钙结合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1(CCBE1)协同作用。这种协作能够将mVegfc精确限制在脑膜上,进而确保muLEC仅分布于脑表面而不会侵入脑实质。 这项研究揭示了一条全新的“神经-胶质-成纤维细胞-淋巴”调控轴,为研究脑-免疫互作提供了新框架;也诠释了脑膜淋巴系统只定位于脑膜而不侵入脑实质的原因所在。未来,干预这一调控网络可为了解脑膜淋巴系统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中的作用提供新视角,并为研发潜在的干预手段提供新途径。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016/j.cell.2025.04.008。

话题追踪

本信息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导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fey.com/news/47656/

(4)

导读信息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邮件:sooting200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