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第一季度,德国汽车巨头大众汽车在全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至776亿欧元的同时,其运营利润却同比暴跌37%,下滑近四成,录得29亿欧元。这一数据反映了传统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的阵痛,也凸显了地缘政治与贸易摩擦对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剧烈冲击。
大众利润下滑近四成的原因与多重特殊支出的叠加有关。其中,约11亿欧元的非经营性项目支出中,6亿欧元用于欧洲碳排放法规相关准备金,2亿欧元投向软件子公司CARIAD的重组,另有3亿欧元与柴油车诉讼准备金及美国关税引发的在途车辆估值调整相关。
尽管面临压力,但大众在欧洲和北美市场的表现仍值得肯定。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大众全球销量达213万辆,同比增长1.4%,其中纯电车型交付量激增59%,欧洲市场以113%的增速领跑,美国市场亦增长51%。然而,在中国市场,尽管大众仍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但第一季度纯电车型交付量同比暴跌37%,显示出其在智能化与本土化竞争中的短板。
面对中国市场的挑战,大众正加速推进本土化研发与电动化布局。合肥的VCTC科技中心已投入运营,首个本土开发的CMP平台将缩短30%开发周期并优化40%成本;2025年上海车展上,大众将发布基于该平台的原型车及奥迪首款量产车型,未来三年计划在华推出40款新车型,半数以上为新能源产品。
然而,价格战与盈利模式的矛盾或许仍是隐忧。短期内,美国关税政策的持续性和欧洲碳排放法规的趋严将考验大众的供应链韧性。长期而言,如何在电动化投入与燃油车收益间找到平衡,或许是其转型成败的关键。
尽管面临挑战,但大众对未来仍持乐观预期。预计全年营收增长5%,营业利润率也将回升至5.5%-6.5%。然而,若中国市场的电动化反攻未能如期见效,或美国关税引发更广泛的贸易问题,这一目标或将面临严峻挑战。
总的来说,大众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反映了全球汽车产业在变革与动荡中的阵痛。从供应链的重构到市场策略的调整,这家传统巨头能否在“大象转身”中实现“起跳”,值得持续关注。我们希望大众能够凭借强大的实力,快速实现转型,在全球市场获得更好的利润、销量和市场发展前景。
话题追踪
本信息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导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fey.com/news/48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