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进入全新阶段,西方承诺军援乌克兰的主战坦克无法迅速到位,并可能影响俄乌战争。目前倚重坦克作战的是俄军,而非乌军。大量西方坦克的到来,很可能挤占乌军“海马斯”火箭炮等信息化装备的战争资源与使用空间。德国只能迅速提供型号较老的“豹2”坦克,这种坦克在土耳其针对库尔德武装的作战中已被证明存在明显的技术局限,无法适应现代战场。目前俄乌双方都在努力将战争拉向自己的“舒适区”,仗打得越舒服,战场上的优势越大。
西方对乌军援主战坦克的热潮中,除了美德两国之外,波兰、挪威等国也表示愿将本国的“豹2”坦克运往乌克兰。这其中包含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这些国家把坦克给了乌克兰,自己用什么?他们实际上希望通过向乌克兰移交现役较老旧的早期型“豹2”坦克,换取美德两国以更实惠的价格,提供更先进的装备。考虑到其中更漫长的流程,这些国家所谓的“军援”能对现阶段俄乌战局造成的影响就更小了。
越来越多的西方、北约国家被放血式的对乌军援掏空了库存。乌克兰相比俄罗斯在整体实力上的差距显而易见,而此前全面依靠西方军援的作战,一方面在战场上难以取得决定性突破,另一方面绝大多数西方、北约国家也被这种近乎于放血的军援掏空了库存。因此发扬信息优势,突出轻型化、高机动的“信息化非对称作战”才会成为目前美欧乌一方的选项。
装备不适应战场就会遭受严重的损失,即使是豹2坦克也是这样。在“幼发拉底河之盾”行动的巴布之战中,土耳其第2装甲旅被轻装的库尔德武装包了饺子,结果一战损失了多达10辆豹2坦克。冷战结束后,德国在统一后封存了大批陆军装备,其中就包括大批豹2坦克。土耳其在2000年以4.2亿美元的价格从德国引进了354辆豹2坦克。这批豹2A4坦克属于豹2家族最早一批具备完整作战能力的型号。装备不适应战场防护脆弱,被命中后容易殉爆,同时土军受制于低下的信息化、协同化作战能力,在受到最初攻击后阵型大乱,在徒劳的各自为战中不断被灵活的单兵反坦克火力消灭。
如果德国向乌克兰提供豹2坦克,它将在战术与战略层面成为俄军最欢迎的对手。如果德国仅提供防护不足、机械状态不佳、无法接入西方现有作战系统、操作与维护明显与乌军现役俄式坦克不同的豹2A4坦克,它的到来不是“帮忙”,而是“添乱”。前文已经提到“信息化非对称作战”对乌克兰的意义,但若豹2来到乌克兰,乌军或将被迫重回非信息化的对称作战模式。乌军不会将豹2坦克混编作战,而是组建只装备豹2的独立装甲单位,由在西方受训的乌军士兵操作。这些“精锐部队”显然将成为乌军的作战与进攻主力,这将使“海马斯”火箭炮等信息化装备被边缘化,重新走上与俄罗斯比拼常规实力的老路。
总的来说,俄乌冲突中的武器装备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做出决策。
本信息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导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fey.com/news/48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