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流动站应走出人才培养“低效陷阱”

博士后制度在我国已经实施了整整40年,博士后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博士后队伍建设必须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这需要博士后培养平台即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变革创新。清华大学教育学院面向“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了全国首次教育学博士后发展情况调查,旨在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提供优化建议。 博士后流动站应该成为人才成长的“加速器”,而不仅仅是“镀金店”。传统观念中,博士后往往被视为“后备军”,流动站也常被视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蓄水池”。这种隐喻下,博士后被赋予了学术职场“博士候”的期待,甚至被贴上“科研助手”或“廉价劳动力”的标签。这种观念容易禁锢博士后参与科研活动的创造力,减少自我突破的可能性。 相比之下,博士后流动站应该为人才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博士后阶段不仅是博士训练的延续,更是快速实现“科研新手”向“科研新秀”转变的重要时期。流动站通过为博士后提供高质量的科研训练、跨学科的交流平台、多样化的实践机会,以及真实性的指导经历,帮助博士后实现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准教师”的职业适应奠定基础。 近年来,尽管国家和各个省份乃至高校层面都在大力建设博士后队伍,但博士后流动站对青年科研创新人才发展的支持效应却很乏力。具体表现在对提升博士后职业吸引力的支持不足、跨学科的有组织科研支持不足、“准教师”教学准备的支持不足以及人才成长对接社会需求的支持不足等方面。 基于上述现状,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需要作出相应调整与改变。首先,通过保下限、提上限、善激励、多开源等手段提高博士后职业吸引力;其次,发挥领军学者“领头雁”作用,促进有组织科研和跨学科合作共赢;再次,革新博士后培养理念,为“准教师”职业准备提供实践机会;最后,为博士后成长提供对接一线需求和为社会服务的平台契机。 以上就是关于博士后制度及其流动站建设的相关介绍。

话题追踪

国产女包,落入涨价“陷阱”

钛媒体APP | 2025-05-10 13:30

本信息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导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fey.com/news/54666/

(4)

导读信息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邮件:sooting200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