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镜像版本”,这一次“亚洲不要美元”了?

近期,大规模资金撤离美元资产并回流亚洲,推动亚洲货币出现历史性反弹。亚洲股市和债市也因此受益,内需型企业的股票尤为突出。资金流向的变化主要源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高额关税政策,这些政策让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动摇,直接影响了资金流向美国资产。过去一度被认为是稳赚不赔的交易,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去美元化”加速。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元的吸引力正在下降,而“去美元化”的趋势正在加速。华尔街多家大行发表了相同的观点,从做空人民币转向做多人民币,这正是美元逐渐失去吸引力的信号之一。摩根士丹利分析师Daniel Blake认为,内需为主的公司“潜力”最佳,资金流入最多的应该是此前下跌最多的市场。 尽管机构看好股市整体前景,但局部仍有隐忧——全球贸易战的不确定性及本地货币升值对出口商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中国台湾的科技公司收益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他们的大部分收入是以美元计价的。 为了应对美元流动性的变化,香港金管局也做出了调整。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减少美国国债的持有期限,并加大对非美元资产的投资。 总的来说,亚洲经济体正在逐步调整外汇储备的投资方向,美元的“霸主地位”似乎在动摇。市场普遍认为,从整体来看,美元贬值对亚洲股市仍是利好消息。

话题追踪

手握3477亿美元!巴菲特,退休倒计时

侃见财经 | 2025-05-08 11:40

本信息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导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fey.com/news/54859/

(4)

导读信息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邮件:sooting200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