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商银行年报解读: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苏商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通过差异化的战略选择和日益成熟的数字化运营能力,实现了“逆势而上”的破局之道。年报数据显示,该行在过去一年总资产突破1375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06亿元,净利润11.58亿元,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更为关键的是,该行在宏观经济运行稳中有压、金融监管持续从严、传统业务盈利空间不断压缩的背景下,资产质量保持良好水平,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18%,拨备覆盖率214.02%,拨贷比2.52%,核心监管指标全面优于监管要求,充分体现其在控制风险与提升效益之间取得的动态平衡。 苏商银行在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的融合落地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成功连续三年入围《亚洲银行家》“全球100大数字银行”前十位,并于2024年首次登上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银行1000强”榜单,标志着其科技能力与综合竞争力获得国际专业评价体系的认可。 近年来,苏商银行持续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云、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领域布局,狠抓数据能力和科技能力建设,研发投入占比保持6%左右,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持续提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能力。同时,苏商银行将人工智能尤其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大模型应用于投资研究、智能客服、信贷审批和风险控制等领域,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金融的跃迁。 此外,苏商银行在推进技术应用的同时,并未忽略底层风险逻辑的系统性重构。该行全面升级企业级智能风控平台,搭建了以“透镜”智能决策引擎、“秋毫”风险预警系统及动态授信管理平台为核心的三位一体风控架构,形成覆盖贷前、贷中、贷后的全生命周期风控体系。这种将前沿科技嵌入传统风控架构的做法,使得风险防控从过去以“事后止损”为主的被动应对,转型为以“事前感知、事中干预”为特征的主动治理。 在业务发展模式上,苏商银行聚焦区域特色产业与典型细分客群,围绕特定场景构建产品、风险与服务一体化体系,进而以“精小特快”的思路重塑金融供给。通过聚焦消费金融、小微金融和数字运营等领域,该行优化客户行为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提升品牌可信度与社会责任形象。 总的来说,苏商银行正在以“科技+场景”为基底,打造一个以数据驱动为核心、以客户连接为导向的数字生态金融体系,通过持续优化系统能力结构,实现从技术嵌入、流程重塑到生态搭建的系统性进化,探索区域银行的差异化突围之路。

话题追踪

兰州银行“一正三副”任职获批

经理人杂志 | 2025-05-09 16:30

本信息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导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fey.com/news/55665/

(4)

导读信息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邮件:sooting200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