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新能源销量:比亚迪等头部玩家秀肌肉,新势力弱势品牌将加速出清

在2025年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了第一季度的增长态势,整体销量呈现显著回暖趋势。比亚迪、吉利等品牌表现强劲,而部分合资品牌仍面临转型压力。政策红利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以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的提升,共同推动市场进入加速期。 比亚迪的领先地位在4月进一步巩固,其乘用车销量达37.26万辆,同比增长19.4%。其销量增长得益于全价格带的“王朝+海洋”产品矩阵和插混与纯电双线技术的成熟。秦家族以4.58万辆的月销稳居入门级市场,而汉L、唐L等高端车型的推出,则强化了品牌向上的势能。与此同时,比亚迪的全球化布局加速,东南亚、欧洲市场成为重点突破方向。 与此同时,传统车企的集体发力不仅体现在销量增长上,更反映在技术储备与供应链掌控能力上。长城汽车在混动技术上的突破为其新能源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 新兴势力分化加剧,新势力品牌在4月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零跑汽车以低价策略抢占10万元级刚需市场,小鹏汽车则以价换量的策略进一步抢占入门级市场。小米汽车的波动成为4月市场的一大看点,但其未来发展仍面临品牌力提升与规模扩张的双重压力。 增程式混动车型的快速崛起为市场提供了新的竞争路径。问界M7虽受鸿蒙智行联盟内部车型分流影响,但其技术背书仍为其加分。增混车型的增长不仅缓解了消费者的续航焦虑,也为车企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新路径。 然而,市场分化也意味着部分品牌的生存压力增大。部分品牌的盈利压力凸显,广汽埃安面临产品周期与价格战的双重挑战。合资品牌的电动化进程加速,挤压了二线新势力的生存空间。 未来,头部车企将通过规模化生产与全球化布局构筑护城河,新势力则在价格战与技术竞赛中寻求生存空间。市场集中度的提升意味着弱势品牌将加速出清。因此,企业需要全方位促进新车布局,从多元化车型、平衡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发展、加强技术创新、精准市场定位等方面入手,满足消费者需求,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

话题追踪

本信息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导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fey.com/news/55787/

(4)

导读信息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邮件:sooting200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