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光电突触器件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近期在光电突触器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该所两个研究团队分别开发出新型紫外光电突触器件和光电突触晶体管,为人工视觉系统和神经形态计算视觉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技术方案。 特种发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黎大兵、孙晓娟团队研发的紫外光电突触器件,采用AlScN和GaN异质结结构,利用空穴俘获与解俘获机制,成功模拟生物视觉系统的突触功能。该器件具有非易失性存储特性,可实现多阻态调节,包括长时程增强、对脉冲增强等神经突触特性。 另一项由李绍娟、黎大兵团队完成的光电突触晶体管研究,通过气体吸附辅助技术,实现了从紫外到近红外的宽谱高光电转换效率和长时数据保留能力。该器件不仅能模拟人眼视网膜细胞的光谱感知功能,还显著提升了神经网络处理视觉信息的精度和效率。 这些创新成果为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硬件解决方案。相比传统串行处理模式,这类神经形态视觉系统采用类似人脑的并行处理方式,能有效降低功耗并提高数据处理速度。

话题追踪

长春光机所光电突触器件研究取得新进展

财联社5月10日电,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下称“长春光机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紫外光电突触器件和一种光电突触晶体管,这两项成果分别为先进人工视觉系统和神经形...

财联社 | 2025-05-13 11:28

科学研究的“强磁心脏”实现国产化,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大口径高场通用超导磁体

IT之家 5 月 6 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工所”)4 月消息,王秋良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出大口径高场通用超导磁体。该磁体最高磁场强度 14.0 特斯拉(T)、内孔直径 164 毫米,标志着我国在大口径高场通用超导磁体设计...

IT之家 | 2025-05-07 18:05

全球最大纯电动船在澳洲下水:光电池就重250吨

快科技5月3日消息,海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本月2日,全球最大的纯电动船“China Zorrilla”(以纪念2014年过世的乌拉圭电影女星)正式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下水。该船由南美渡轮运营商Buquebus委托,澳大利亚造船公司InCa...

快科技 | 2025-05-04 10:52

一句话搞定文献综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打造 ScienceOne,将实现全学科覆盖

IT之家 5 月 1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在本周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发布基于科学基础大模型的智能科研平台 —— ScienceOne。曾大军研究员现场展示了首发的两个产品 S1-Literature...

IT之家 | 2025-05-02 21:50

本信息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导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fey.com/news/57964/

(4)

导读信息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邮件:sooting200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