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前景分析: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篇文章由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撰写,探讨了当前中美关税战的最新动态及其与2018年贸易摩擦的本质区别。文章指出,美国在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后迅速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税率累计达到145%,而中国则反制加征125%的关税。与2018年不同,此次美国在未与中方沟通的情况下单方面行动,且加征关税的理由显得牵强。中方将此次冲突定性为"国际经贸斗争",表明已做好最坏打算,并强调谈判的前提是美国必须先取消所有单边关税。 文章分析了美国此次行动的深层原因,包括特朗普内阁中多位对华强硬派人士的影响,如首席贸易顾问纳瓦罗、国务卿卢比奥等,他们主张通过关税和经济手段遏制中国发展。此外,美国还通过《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和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的301调查,进一步打压中国经济。作者认为,如果谈判不涉及这些全面打压措施,将是不对等的。 文章还探讨了中美谈判的可能性,指出高关税对美国通胀的影响有限,而美国债务危机可能是促使谈判的关键因素。尽管中国持有大量美债,但作者质疑将贸易战扩大为金融战是否明智。最后,文章强调中国已为"脱钩"风险做了多年准备,呼吁国内经济加速转型,稳就业促消费,以应对长期挑战。作者认为,此次关税战只是中美之争的起点,未来双方将在更多领域展开博弈。

话题追踪

本信息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导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fey.com/news/58282/

(4)

导读信息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邮件:sooting200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