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追踪

水泥能发电还能储电?5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缪昌文团队发布全球首创的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该技术直击建筑行业高能耗痛点,以水泥为载体开辟全新能源路径,有望重塑未来建筑与能源格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到全国能源...
滚动播报 | 2025-05-14 10:36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已经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而天体生物学是研究宇宙生命起源的学科。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公布于预印本服务器arXiv。同时,研究人员在日前于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学习表征会议上展示...
滚动播报 | 2025-05-14 08:42

IT之家 5 月 11 日消息,脑电图(EEG)在诊断和管理癫痫、睡眠障碍以及脑损伤等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脑电图监测系统存在诸多不便,例如使用硬质金属电极和导电凝胶,不仅佩戴过程繁琐、容易造成皮肤不适,而且信号质量常常不...
IT之家 | 2025-05-12 01:10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人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1.36公里外毫米级目标的高分辨成像。实验系统的成像分辨率较...
滚动播报 | 2025-05-13 13:35

财联社5月10日电,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人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1...
财联社 | 2025-05-13 11:28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该校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人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1.36公里外毫米级目标的高...
界面新闻 | 2025-05-13 11:28

西湖大学教授仇旻团队在被誉为“地表最强生物”的水熊虫体表,实现了微纳米级图案的精确制备,并借助这些功能性图案实现了对水熊虫运动的有效操控。这项研究扩宽了传统微纳加工技术的应用边界,不仅完成了活体生物体表的功能化修饰,更实现了对微尺度生物运动...
滚动播报 | 2025-05-11 14:18

IT之家 5 月 8 日消息,蔡司今日发布了 SFL 50 双筒望远镜新品,最高 12x 放大倍率。蔡司 SFL 50 搭载镁金属外壳,减小了镜片直径和厚度,从而实现紧凑设计,视野最高可达 131 米、最近对焦距离 1.8 米;采用 50...
IT之家 | 2025-05-11 11:36

IT之家 5 月 7 日消息,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科学家在宜居星球探索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使用新开发的具有 99% 准确率的 AI 模型,科学家成功锁定 44 个可能存在类地行星的恒星系统。伯尔尼大学与瑞士国家行星研究能力中心(NCCR Pl...
IT之家 | 2025-05-09 07:55

能力越来越强的人工智能(AI)系统,会让人类文明终结吗?现实情况是,AI 在经济、文化和社交等方面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 AI 变得更加便宜且更加可靠时,人类的存在或许就变得不再那样重要了。日前,在 AI 领域工作了 20 年的多伦...
学术头条 | 2025-05-08 18:30

喝酒,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超市里各种各样的酒精饮料数不胜数,一些白酒的酒精度数甚至超过40%,依然大有人能够饮用。不过,代谢酒精(乙醇)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它涉及多种酶,所以实际上大部分灵长类动物都不能代谢酒精,这意味着它们...
快科技 | 2025-05-08 13:1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史迅研究员、陈立东院士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魏天然团队,发现一类特殊的脆性半导体在500K以下具有良好塑性变形和加工能力,并建立了温度相关的塑性物理模型,在半导体中实现了类似金属的塑性加工工艺,为丰富无机半导体...
滚动播报 | 2025-05-06 12:40
本信息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导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fey.com/news/5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