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近期出台的关税新政对国际贸易市场造成明显冲击。4月初特朗普政府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后,包括中国、欧盟在内的多个经济体迅速采取反制措施。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高层在日内瓦举行会谈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同意大幅降低91%的加征关税,同时暂停24%的关税措施。
香港大学李成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此次会谈与以往相比,美方表现出更强的紧迫性。一方面临近美国传统消费旺季,需要确保商品供应;另一方面关税问题已开始影响美国金融市场稳定。李成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虽然旨在提振经济,但实际上加剧了通货膨胀,削弱了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损害了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关系。
在中美关系方面,李成分析指出两国间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美国内部的政治分化、贫富差距、种族矛盾和文化价值观冲突等方面。他认为当前全球正处于"逆全球化"趋势中,区域经济集团正在形成。尽管中美经贸摩擦仍将持续,但双方都认识到保持合作关系的必要性。李成预计这一转型过程可能需要十年左右时间,最终两国关系将回归理性轨道。
话题追踪
美媒:美方或寻求中方解除稀土出口管制 多个关键产业面临停产危机
5月11日消息,稀土资源在全球并不稀缺,难就难对它加工需要个产业链配合,这是我国可以拿捏欧美的底气所在。据国外媒体报道称,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影响正在迅速显现。“美国面临两个选择,要么供应链中断,要么和中国谈。这将是痛苦的。”在业界不断的叫苦...
快科技 | 2025-05-15 08:24
本信息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导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fey.com/news/59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