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美态度转强硬?专家警告:不利协议恐自毁前程

日本与美国之间的关税谈判近期出现新变化。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日本政府正调整谈判策略,从原先急于达成协议转向采取更强硬立场。在即将举行的第三轮谈判中,日方将重点争取全面取消汽车进口关税等有利条款。 日本谈判代表强调,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对日美贸易至关重要,若无法在此领域取得进展,双方将难以达成共识。但由于国内政治压力,日本首相石破茂面临执政危机,难以在7月参议院选举前接受可能损害国内产业的协议。 谈判中,日本要求美国取消所有新增关税,包括汽车和钢铝产品的25%关税。作为交换,日本可能扩大采购美国农产品和投资能源项目。但石破茂明确表示不会牺牲农业利益换取汽车关税减免。分析人士指出,日本汽车业已因美方关税遭受巨额损失,这对日本经济造成显著影响。 目前谈判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美国态度强硬,拒绝取消基础关税,仅同意讨论部分关税下调。日本虽然尝试多种策略,但专家认为其难以改变美方基本立场。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双方可能达成表面让步但实际影响有限的协议。日本持有的巨额美国国债被视为潜在谈判筹码,但日本政府对此态度谨慎。

话题追踪

日本首次试射远程导弹 射程突破100公里

日本陆上自卫队计划于6月下旬在北海道新日高町的静内对空射击场进行88式地对舰导弹发射训练。这是日本首次在国内开展射程超过100公里的远程地对舰导弹实弹演练,标志着自卫队训练方式的重大调整。根据自卫队公布的信息,训练将由驻扎北海道的北部方面队...

新华网 | 2025-05-18 13:09

中美停战3个月达成协议 日本拒接盘引发国债抛售潮

近期中美两国在关税问题上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大幅削减加征关税,这一突破性进展对全球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作为美国重要贸易伙伴的日本,却因此面临严峻挑战。日本国债市场出现剧烈波动,3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近20年最高水平,反映出投资者对避险资产需...

吴欣纯 | 2025-05-16 22:36

特朗普误判日本?美媒曝其对日策略失算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对等关税政策发起全球贸易战,并将日本作为优先谈判对象,希望借此为后续谈判树立强硬样本。然而,日本凭借上世纪贸易战积累的经验,展现出强硬立场,使美国的预期落空。美国提出的24%惩罚性关税和额外25%汽车关税引发日本强烈反应,...

天下事 | 2025-05-16 20:08

日本民间团体举办侵华罪行展 呼吁政府"直面历史"

近日在日本横滨举办的一场揭露侵华日军毒气战罪行的展览引发关注。展览由"日军毒气战展览横滨实行委员会"主办,该组织委员长五井信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日本政府正在试图淡化民众对战争历史的记忆。展览通过展示大量历史资料,揭露了侵华日军在中国使用毒气...

环球网 | 2025-05-16 13:36

日本兵库县知事被曝滥用职权 强制200名职员陪同训练

日本兵库县知事斋藤元彦日前参加了关于防范滥用职权的专项培训课程。据《产经新闻》报道,这次培训由大学教授等专业人士授课,持续4个多小时,内容包括组织管理、职权骚扰预防、举报人保护等多个方面。兵库县副知事及约200名政府职员也一同参与了培训。此...

环球网 | 2025-05-16 12:24

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再炒"中国威胁论"

日本防卫省近日曝光了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草案内容,其中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军事合作表示担忧,称这是日本安保方面的重大隐患。草案声称中国正在快速增强核武器、导弹、海上及航空战力,并以解放军在台湾周边的军事活动为例,认为中国军队正在提升实战能...

环球网 | 2025-05-15 21:12

日媒:日本力争对美关税全面取消

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日就日美关税谈判问题发表看法。他在接受富士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日方坚持以实现零关税为目标,并透露谈判进展顺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沟通也超出预期地顺畅。针对英美谈判保留汽车关税的做法,石破茂明确表示不能接受10%的汽车关税,强调...

环球网 | 2025-05-15 17:12

日本工资增长跑不赢通胀 实际收入连降3个月

日本厚生劳动省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日本实际工资同比下降2.1%,这已是连续第三个月出现负增长。据分析,虽然今年春季劳资协商带动名义工资有所上涨,但仍无法抵消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日本媒体对此高度关注,《朝日新闻》指出,在物价涨幅超过...

环球网 | 2025-05-15 17:00

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再炒中国话题 专家揭穿增兵费真相

日本防卫省近日曝光了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草案内容,其中多处提及中国军事活动,将中国视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草案声称中国正在加强核、导弹及海空战力,在台湾周边和南海地区的军事活动日益活跃,并渲染中俄军事合作对日本安保构成重大威胁...

环球网 | 2025-05-15 17:00

"日贸易代表盛赞特朗普:两人投缘默契"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近日在家乡鸟取县发表演讲时,分享了他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交往经历。赤泽表示,在与其他三位美国政府官员会谈后,他发现自己与特朗普最为投缘。他回忆道,今年4月赴美谈判时,原本计划与美国财长会面,却在飞行途中意外得知特朗普...

天下事 | 2025-05-15 15:00

日本再现随机砍人事件,行凶者这次将矛头对准了东京大学……

户田供述了自己因青少年时期受父母过度逼迫而拒绝上学,吃了很多苦,因此此次作案特意选择东大前站作案,是想向“以东京大学为目标的过度教育狂热家长”展示施压过度会导致犯罪。文 | 晨 沐继上个月中国驻日本大...

网易 | 2025-05-13 08:21

刚夸完“日本非常安全”,巴西女子在日遇害,凶手疑纵火烧尸掩盖作案痕迹

据环球时报新媒体综合报道,多家媒体6日报道,一名巴西女子在日本旅行期间遇害,由于她在遇害前一日曾发文感慨“日本非常安全”,案件引发了多国网民的强烈关注。遇害者据日语媒体《巴西日刊》6日报道,遇害者阿曼达·博尔赫斯·达席尔瓦来自巴西戈亚斯州...

| 2025-05-09 09:10

本信息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导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fey.com/news/60811/

(4)

导读信息推荐

  • 巴印达成协议 停火期限延长至5月18日

    巴基斯坦与印度近日达成停火协议延期决定。据法新社报道,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15日在国会宣布,两国军方经过沟通,同意将原定于5月10日达成的停火协议延长至5月18日。此前双方曾连续四天发生边境交火,造成数十人伤亡。尽管停火协议得以延长,但

    2025-05-18
    0
  • 美沙1420亿美元军售创纪录 实际价值引质疑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访问沙特阿拉伯期间,美沙两国签署了价值1420亿美元的军售协议,被称为"史上最大军售协议"。这项协议涉及空军升级、导弹防御、海岸安全等五大领域,还包括军事培训支持。白宫称该协议具有"历史意义",将开启两国"新黄金时代"。值

    2025-05-18
    1
  • 日本首次试射远程导弹 射程突破100公里

    日本陆上自卫队计划于6月下旬在北海道新日高町的静内对空射击场进行88式地对舰导弹发射训练。这是日本首次在国内开展射程超过100公里的远程地对舰导弹实弹演练,标志着自卫队训练方式的重大调整。根据自卫队公布的信息,训练将由驻扎北海道的北部方面队

    2025-05-18
    0
  • 国产新能源车创新突破:驾驶途中操控无人机

    2025年华中国际车展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众多国产新能源车型集中亮相,展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智能配置与创新设计。一款配备车顶"小背包"的新能源车成为展会焦点。这个看似普通的置物箱实际上内置了折叠无人机,用户通过车机或手机就能操控无人机

    2025-05-18
    0
  • 美空军高官:六代机最快四年内列装

    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阿尔文上将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推文,强调美国空军将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通过现代化装备提升作战能力。推文中附带了一张对比图表,详细展示了现役第四代、第五代战斗机与未来第六代战机F-47及协同作战飞机(CCA)的性能参数。

    2025-05-18
    0
  • 美空军新掌门敲定 执掌绝密卫星情报老将上位

    美国参议院于5月13日以74票赞成、25票反对的表决结果,正式批准特洛伊·迈因克出任空军部长一职。这位资深军事专家将同时执掌美国空军与太空军的领导工作。迈因克拥有近40年军队和政府工作经验,曾担任国家侦察局副局长,管理过价值超过150亿美元

    2025-05-18
    0
  • 韩专家质疑驻韩美军优先"遏华":军费该谁买单?

    韩国《中央日报》近日报道称,美国国防部前高官透露,新版《国家防御战略》可能推动美韩探讨调整驻韩美军职能。报道指出,此举旨在增强美军在亚太地区的行动灵活性,以应对所谓"中国威胁"。目前驻韩美军人数约2.9万,其战略定位问题引发韩国社会广泛关注

    2025-05-18
    0
  • 中新海上联合军演 新加坡出动最新型护卫舰

    5月14日至15日,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海军舰艇编队在新加坡附近海域成功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海上联合演练。此次演练包括多个实战化课目,旨在提升两国海军协同作战能力。演练期间,双方舰艇编队首先完成了会合与队形调整,随后开展了通过水雷威胁区、海上跟踪与

    2025-05-18
    0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邮件:sooting200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