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在欧洲难民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当时创纪录的 130 万人,主要是逃离内战的叙利亚人,寻求庇护,保罗·阿莱库姆·加西亚在雅典,帮助那些在危险的海上旅程后抵达希腊首都的人们。
当时 25 岁的西班牙志愿者为难民在废弃的学校和图书馆等场所安排住处,并设立了社区厨房、语言班和艺术活动。
加西亚回忆道:“那真是一大群人蜂拥而至。”
“我对那段时光的记忆有些奇怪地支离破碎,”他承认道。不过,有一次相遇却格外突出。
在雅典埃克萨基亚区的一所学校里,难民们在学校的外墙上作画,描绘他们旅途中的记忆。加西亚在那里遇到了一位 70 多岁的叙利亚妇女。
“我不怕自己成为难民。我这一生都过来了。我对自己的经历感到满足,”他回忆起她对他说的话。“我怕的是我的孙辈们一辈子都是难民。”
当他试图安慰她,说他们会找到一个重新开始的地方时,她反驳道:“不,不,我担心的是,等我的孙辈们长大了,他们问自己‘我从哪里来?’的时候,他们没法回答这个问题。”
这位女士告诉他,在全家去希腊旅行期间,除了其中一本相册外,其余的都弄丢了。
如今,她说,他们生活在叙利亚的所有记忆都只存在于她和她丈夫的脑海中,没有记录下来,下一代也无法找回。
2024 年 5 月在巴塞罗那举行的“合成记忆”项目重建记忆的展映活动 [由 Domestic Data Streamers 提供]
连接世代
加西亚回到巴塞罗那,继续与人共同经营设计工作室“Domestic Data Streamers(DDS)”之后,那位女士的故事一直萦绕在他心头。
多年来,该工作室已发展成为一个由 30 名来自心理学、建筑学、认知科学、新闻学和设计等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的团队。工作室与博物馆、监狱、教堂等各类机构以及联合国等组织合作,利用技术将“情感和人性”融入数据可视化之中。
随后,在大约 2019 年,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这是一种利用算法从互联网上抓取的数据生成新内容的机器学习模型——该团队在 ChatGPT 发布后开始探索图像生成技术。
就在他们这么做的时候,加西亚想到了那位来自叙利亚的祖母,以及这项技术如何能帮助像她这样的人,通过基于记忆构建图像的方式。
他认为,通过诸如照片之类的记录所留存的记忆,在连接代际关系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记忆塑造了我们自身。……这是社会身份形成的重要部分,”他说道。
他还喜欢引用加泰罗尼亚作家蒙特塞拉特·罗伊格的话,罗伊格曾写道,最大的爱就是记住某事。
但他表示,在过去,人们记录自己生活的机会远不如如今手持智能手机的人们多。由于缺乏渠道、遭受迫害、受到审查或被边缘化,许多经历已被从集体记忆中遗漏或抹去。
考虑到这一点,2022 年,加西亚和他的团队启动了“合成记忆”项目,利用人工智能生成那些因照片缺失等原因而丢失的记忆,或者从未被记录下来的记忆的摄影图像。
加西亚谈到这个想法的演变时说:“我觉得并没有那种灵光一闪的时刻。我一直对纪录片如何重现过去很感兴趣……我们的目标和方法更侧重于主观和个人层面,试图捕捉记忆中的情感层次。”
对于加西亚来说,有机会找回这样的记忆是重拾过往的重要之举。“你拥有一张照片,它表明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这是我的记忆,而且它被展示出来,其他人也能看到,这也是一种向自己表明‘没错,这件事确实发生过’的方式。这是一种表明的方式,让你对自己那段未曾被描绘的历史更有尊严。”
建筑的记忆
为了创建合成记忆,DDS 使用了诸如 DALL-E 2 和 Flux 这样的开源图像生成人工智能系统,同时团队也在开发自己的工具。
这个过程始于采访者让受访者回忆他们最早的记忆。在人们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时,采访者会探究各种叙述,然后挑选出他们认为最适合用一幅图像来概括的那个。
面试官与一位提示员合作——这位提示员接受过训练,熟悉该人工智能用于生成图像的语法——提示员输入特定的词语,根据受访者描述的细节构建图像。
几乎所有的东西,比如发型、服装和家具,都尽可能地被逼真重现。然而,人物形象通常是从背面描绘的,或者如果展示面部的话,也会有一定的模糊度。
这是有意为之。“我们想非常明确地表明,这是合成的记忆,这并非真实的照片,”加西亚说道。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希望确保生成的图像不会加剧互联网上虚假照片的泛滥。
拍摄出来的照片——通常每次拍摄能有两到三张,每次拍摄时长可达一小时——看起来常常如梦似幻、模糊不清。
加西亚解释道:“众所周知,记忆非常非常非常脆弱,而且充满缺陷。这也是我们想要一个充满缺陷且有点脆弱的模型的另一个原因,这样能很好地展示我们的记忆是如何运作的。”
加西亚团队发现,参与该项目的人表示,他们对细节较少的图像感觉更有共鸣,这些图像的暗示性让他们的想象力得以填补空白。该项目负责人艾里·多尔达斯解释说,分辨率越高,人们就越关注细节,从而失去与图像的情感联系。
该团队首先在他们的祖父母身上试用了这项技术。加西亚说,这次经历令人感动,也促使他们开展医学试验,以确定合成记忆能否作为辅助工具用于痴呆症患者的怀旧疗法。
此后,该团队与巴西的玻利维亚和韩国社区合作,讲述他们的移民故事,之后又与巴塞罗那市议会合作,记录当地人的记忆。这些活动于去年夏天在巴塞罗那设计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共收集了 300 多段记忆。
有些人想要重温创伤经历,比如有一位女士曾被亲戚虐待,而该亲戚逃脱了法律制裁,她希望在法庭上重现对他的记忆,与家人分享。还有些人回忆起童年时光,比如 105 岁的佩皮塔重现了她第一次见到火车的那一天。也有夫妻前来重温共同经历。
在巴塞罗那进行采访的艾诺亚·普比尔·乌恩泽塔(Ainoa Pubill Unzeta)说:“总会有那么一个时刻,当人们看到一张能与自己产生共鸣的照片时,你能感觉到……你能看出来。”对一些人来说,那只是一个微笑;对另一些人来说,则会落泪。对她而言,这就是照片拍得好的证明。
加西亚在试拍期间记录下的最早记忆之一,是如今已九十多岁的卡门的回忆。她记得小时候曾被母亲付钱给一位陌生人,得以登上其阳台,因为从那里可以看到关押着她父亲的监狱的院子。她父亲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是共和军的医生,当时被关押在那里。这是这家人唯一能从牢房的窗户看到他的办法。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几十年后,卡门的儿子竟在同一家监狱担任社会工作者,但母子俩对此一无所知。去年全家一起来参观公共合成记忆办公室的一个装置时,儿子立刻从母亲的描述中认出了那座监狱。“这就像一个闭环……太美妙了。”加西亚说道。
秘密集会
该团队特别热衷于讲述过去 50 年来在该市不同社会运动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公民活动家的故事,其中包括那些涉及 LGBTQ 和工人权利的运动。虽然最初的重点并非独裁时期,但多尔达斯解释说:“由于历史背景,这自然而然地让我们接触到那些当时反对政权的活动家。”
其中一人是 74 岁的何塞·卡莱斯·瓦列霍·卡尔德隆。
瓦列霍 1950 年出生于巴塞罗那,父母是共和派人士,在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的统治下遭受压迫。他成长于欧洲持续时间最长的独裁统治时期,该时期从 1939 年持续到 1975 年。在 1936 至 1939 年的内战中,佛朗哥的国民军击败了共和军,随后强制失踪、强迫劳动、酷刑和法外处决致使超过 10 万人丧生。
瓦列霍最初在大学期间就参与了反对法西斯政权的活动,当时他试图组织一个民主的学生会,后来在巴塞罗那的西雅特汽车厂工作时,作为一名年轻工人继续投身于反对法西斯政权的斗争。
他回忆起当时弥漫着恐惧的氛围,大多数人都害怕公开反对独裁政府。“那种恐惧源自西班牙内战的惨败以及战争期间的众多死亡,也源自战后直至独裁统治结束期间的残酷镇压。”他解释道。
告密者无处不在,值得信赖的人寥寥无几。“正如你能想象的那样,这根本不是正常的生活——这是生活在黑暗、沉默、恐惧和压抑之中。”瓦列霍说道。
我们当中敢于从沉默走向行动的人寥寥无几,这当中充满了许多风险。
瓦列霍于 1970 年因试图在西雅特(SEAT)员工中建立工会而入狱,他在狱中度过了半年时间,其中包括在巴塞罗那秘密警察的折磨下度过的 20 天。1971 年底再次被捕,检方以当时被视为结社、组织和宣传犯罪为由要求判处 20 年监禁。1972 年 1 月,瓦列霍越过法国边境。最终他在意大利获得政治庇护,在那里流亡,直到 1976 年西班牙首次有限大赦,即 1975 年佛朗哥去世后对政治犯的赦免,他才返回西班牙。
如今,瓦列霍致力于人权活动。他担任加泰罗尼亚前佛朗哥主义政治犯协会主席,该协会创建于独裁统治的末期。
他通过伊里迪亚(Iridia)了解到合成记忆,这是一家与 DDS 合作的人权组织,旨在帮助在巴塞罗那市中心的一个警察局里遭受警察虐待的受害者重现记忆。
瓦列霍被这个项目所吸引,好奇这项技术能否用于记录佛朗哥统治时期那些因太过危险而无法记录的抵抗活动。
1970 年,西雅特(SEAT)的工人在巴塞罗那郊外的瓦尔维德雷拉森林里秘密组织早餐会。每逢周日清晨,他们乔装成徒步旅行者,穿过环绕加泰罗尼亚首府的茂密森林,商讨反抗独裁统治的斗争事宜。
瓦列霍回忆道:“我想我参加过十几次甚至十五次这样的森林聚会。”还有些时候,他们会在教堂碰面。但这些都没有记录留存。
瓦列霍对这些聚会的合成记忆是黑白的。画面模糊不清,仿佛有人用橡皮擦擦过,细节都变得模糊了。但仍能辨认出场景:一群人在森林里聚集。有的坐着,有的站在树冠下。
看着这张照片,瓦列霍说他仿佛被带回到了巴塞罗那森林里的秘密集会,当时多达 50 到 60 人会在紧张的气氛中聚集在一起。
“我发现自己真的沉浸在那幅画面里了,”他说道。
“这就像进入了一条时光隧道,”他补充道。
瓦列霍在被捕、入狱和遭受酷刑期间出现了记忆缺失的情况。
创作这幅图像的过程“带来了一种感觉——并非如释重负——而是让记忆与过去达成和解,或许也填补了由选择性遗忘造成的空缺,这种遗忘源自复杂、创伤性的经历,尤其是那些久远的经历”。他觉得这种重建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有助于他处理其中的一些事件。
“我们并非在重现过去。”
加西亚强调记忆具有主观性,他说:“我们坚决反对的一件事就是对历史进行重构。”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人工智能自身的缺陷,它会强化从数据中获取的文化及其他方面的偏见。
英国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中心——艾伦·图灵研究所的伦理与负责任创新研究主任大卫·莱斯利警告称,使用最初对边缘群体存在偏见的数据可能会为这些群体创造修正主义的历史或虚假记忆。他还坚称,“仅仅用人工智能生成一些东西”也无法帮助修复或重塑历史叙述。
加西亚解释说:“对于 DDS 来说,从来都不是为了讲述更宏大的故事。我们不是在重现过去。”
他进一步阐述道:“当我们谈论历史时,我们谈论的是某种我们致力于坚守的真相。”但他强调,尽管合成记忆能够描绘出历史书籍无法展现的人类经历的一部分,但这些记忆来自个人,未必就是实际发生过的事情。
该团队认为,合成记忆不仅能帮助那些记忆面临风险的社区,还能促进不同文化和代际之间的对话。
他们计划在文化遗产面临自然灾害侵蚀威胁的地方设立“应急”记忆诊所,比如去年遭受洪灾的巴西南部。他们还希望将完成的工具免费提供给养老院使用。
但加西亚在思考,在一个所有发生的事情都被“过度记录”的未来,这个项目会处于何种地位。“我有 10 张我父亲小时候的照片,”他说,“我小时候有 200 多张,但我朋友的女儿才五岁,她就有 25000 张!”
他沉思道:“我认为记忆图像的问题将是另一个难题,那就是我们会……(应接不暇),找不到合适的图像来讲述故事。”
然而在当下,瓦列霍认为该项目在帮助年轻一代了解过去的不公方面能发挥作用。他认为,对于像他这样的活动家来说,遗忘毫无意义,而记忆则像是“面向未来的武器”。
我认为,与其试图忘却过去,不如铭记它,这样无论是对集体还是个人而言,都更具疗愈作用。
话题追踪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近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对美国当前对华技术封锁政策提出了明确批评。他指出,这种限制措施不仅未能达到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预期效果,反而刺激了中国在芯片制造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加速突破。盖茨强调,试图通过技术封锁来限制...
界面新闻 | 2025-05-16 11:36

近期研究发现,以ChatGPT和Gemini为代表的AI聊天机器人虽然持续进行推理能力升级,但其"幻觉"问题反而呈现加剧趋势。所谓"幻觉",是指AI系统输出错误信息或与问题无关的答案,这一问题自AI诞生以来就存在。OpenAI技术报告显示,...
滚动播报 | 2025-05-15 16:42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其中提出,支持数字产业发展。支持在南沙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关键数...
界面新闻 | 2025-05-15 13:06

一、AI已在诸多任务领域超越人类AI发展日新月异,在许多任务上已经陆续超越人类基线水平。如2015年图像分类,2018年中等水平阅读理解,2020年视觉推理、英语语言理解,2023年多任务语言理解、竞赛级数学,2024年博士级科学问题。下图...
腾讯研究院 | 2025-05-15 08:30

本报香港5月11日电(记者冯学知)为响应香港特区政府全力发展人工智能(AI)为关键产业的策略,香港科技大学9日正式成立冯诺依曼研究院,旨在整合具身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先进超级运算等技术,推动跨学科协作,构建完整的AI生态系统,加强产学研合...
滚动播报 | 2025-05-15 08:12

IT之家 5 月 12 日消息,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 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 年版)》。据介绍,此次发布的两项指南是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进一步落...
IT之家 | 2025-05-14 21:00

财联社5月12日电,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近日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此次发布的两项指南是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
财联社 | 2025-05-14 16:18

财联社5月12日电,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日前召开常务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快人工智能点位科技“突围”,以链式思维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加大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力度。会议研究了区域合作深化行动有关政策文件,强...
财联社 | 2025-05-14 16: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已经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而天体生物学是研究宇宙生命起源的学科。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公布于预印本服务器arXiv。同时,研究人员在日前于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学习表征会议上展示...
滚动播报 | 2025-05-14 08:42

近日,全国首批35张人工智能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在南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正式颁发,标志着南开大学在人工智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方面迈入新阶段。此次颁发的证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导认证,培训与考核全程接受天津市人社局的监督与指导,与天津市“十项行动...
滚动播报 | 2025-05-13 22:00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处、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钱明辉、杨建梁当人工智能模型的规模和能力不断提升,AI系统在更多社会场景中承担起辅助决策甚至直接决策的角色,其输出内容将不再是中立信息的简单组合,而是会逐步转化为面向人类社会的“行为建议...
界面新闻 | 2025-05-11 17:18

有关市科技局、有关单位:为深入推进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建圈强链”,拟组织实施第四批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现公开征集攻关需求,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范围紧紧聚焦促进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围绕空间智能、具身智能、脑...
滚动播报 | 2025-05-11 08:45
本信息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导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fey.com/news/61390/